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婴幼儿配方乳粉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2023-10-30

【字号:

分享: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乳基)和 / 或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豆基)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 物质和 / 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对于 0—6 月龄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 无母乳时可食用婴儿配方乳粉。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家长该如何选购呢?

1.如何读懂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

(1)看标签

标签必须标注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 / 或 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 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进口商品除外)、营养成分表、注册号、食用方法、 适宜人群信息和食品属性(如乳基或豆基产品以及产品状态);还应标明“对 于 0-6 月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 较大婴儿配方乳粉应标明“须配合添加辅助食品”。此外,标签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作用;不得具有益智、 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不得使用婴儿和妇女的形 象或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原料来源不得标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无污染奶源”等模糊信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必须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消费者要注意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名称和产品配方注 册号,合法的产品标签上会标注注册号,格式为“国食注字 YP+8 位数字”。除此以外,消费者还可到国家市 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服务”板块中的“特 殊食品信息查询”中查询核实已获批的注册产 品配方信息,没有标注注册号的或者查询不 到相关信息的,千万不要购买。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避免受固体饮料虚假宣传的误导。注意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 盖、补印或篡改日期的 产品。

(2)看产品名称

重点看产品名称中的通用名称,一般按适用月龄分为以下三类:

婴儿配方乳(奶)粉  适于0-6月龄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该阶段婴儿的正 常需求,标为“1 段”。

较大婴儿配方乳(奶)粉  适于 6-12 月龄较大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只能满足正常较大婴儿 部分营养需要,标为“2 段”。

幼儿配方乳(奶)粉  适于 12-36 月龄幼儿食用,同样的,其能量和营养成分只能满足正常幼儿的部分营养需要,标为“3 段”。

(3)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是选购所有食品都要重点关注的信息,应选择保质期内产品,并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距购买日期较近的产品。

(4)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按加入量递减顺序列出了使用的食品原料和食 品添加剂,加入量不超过 2% 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 排列。营养成分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按照在每100kJ 和每100g 中的含量标示,也可同时标示在每 100ml中的含量,并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性成分等类别分类列出。了解各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品中可选择性成分差别,结合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以及婴幼儿喂养的实际情况,判断该产品是否含有期望宝宝获取的营养成分。

(5)看贮存条件

标签上应标明产品贮存条件,有的还会注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 后的产品不易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有特别提示。消费者可以据 此判断家中是否具备相应贮存条件。

(6)不宜擅自给宝宝食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针对有代谢紊乱、疾病或者医疗状况等特殊情况婴儿的营养需求,专门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应在医生或临床 营养师指导下给特殊医学状况宝宝食用。

2.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含量

越高越好吗?

蛋白质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必需营养素之一,是所有生命细胞极其重要的结构成分和活性物质。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也是生成抗体所必需的,抗体是保护人体免受感染性疾病的物质。如果婴儿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则无法维持正常、健康的生长速率,严重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摄入过量蛋白质可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激素平衡和神经系统发育,高蛋白摄入还会增加婴儿日后肥胖和超重风险。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冲调奶粉时按照产品标签上的冲调说明配制,避免宝宝过低或过多摄入蛋白质。

3.宝宝一定要吃够婴幼儿配方乳粉

包装上推荐的食用量才可以吗?

不一定。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上推荐的食用量只是作为参考的平均值,宝宝的食量有大有小,就是同一个宝宝,也会出现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的现象。如果宝宝的食量稍稍高于或低于推荐量,那也没关系。其实,更多妈妈关心的是宝宝吃多吃少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做这个判断不要以食量为基础,而是要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只要宝宝生长发育过程在生长曲线正常范围内就好 , 但若宝宝的曲线短时间出现大的波动,或一直超出正常范围,就要咨询医生了。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