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走在盖州农村的乡间大路,梨花漫舞,轻柔似雪落肩头;登上高处俯瞰广袤田野,一幅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则不断“闯”入眼帘。一“静”一“动”,尽显和谐美好、振兴发展……
近年来,盖州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因地制宜扶持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书写富民强村“大文章”
“马俊书记,那可是党的好干部!”村民张焕萍对记者说。提起太阳升街道尚和寨村党委书记马俊,村里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老百姓讲的是实惠,盼的是发展,想的是致富,只有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我们的腰杆才能硬起来。”带着这样一份初衷,马俊创办了延祥吉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160余名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西瓜、香瓜增产增收200余万元,社员户均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说到以前的村路,村民们直摇头。2013年上任之初,马俊就下定决心改变村容村貌,多方协调资金修理村中道路,扶持资金不够,就又打起自家“歪主意”,说服家人拿出30万元积蓄垫资修路,自家的家底空了,可村路修好了,路灯安上了,便民桥修缮了,妇女儿童之家和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尚和寨村一年一变样,越变越漂亮。
尚和寨村创办了延祥吉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160余名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西瓜、香瓜增产增收
现如今,尚和寨村已成为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爱心帮扶队、环境保洁队、便民服务队等十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也相继成立,村内大事小情均实现党员“一对一”“多对一”无缝对接包保。“下一步,我们村还要建立一个电商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村民进一步致富增收。”马俊对尚和寨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端稳共同致富“金饭碗”
“韩书记很会‘算计’,买农资、建大棚都亲自上阵,砍价可厉害了。”村民孙桂华笑着说道。卧龙泉镇义和村党支部书记韩国华被村民笑称为“小抠”书记,而她并不反驳,“不‘算计’不行啊,因为村集体经济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体现着韩国华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执着。义和村地处盖州东部山区,曾经是省级贫困村,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发展产业曾多受制约。从2018年开始,村里先后流转土地近300亩,建设了4座种植反季山野菜、大红袍李子的大棚。2024年,韩国华带领村民首次尝试线上销售果品,在产销旺季日销售额可达3万余元,韩国华带领村民硬是在“穷山沟”里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谁能想到我一个农村老太太不出村一年就能赚1万多元。”村民谭庆莲自豪地说。2025年春节前夕,义和村为近60名务工村民兑现劳务工资共计41万余元。平日里,韩国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村是一个大家庭”。言出必行,她把村里的事当成家里的事,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村里人富起来了,她真的是全村最开心的人。
念好特色产业“致富经”
“路宽了,车多了。绿化景观带、太阳能路灯、公厕都是新建的,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更好了。”三道合酒馆经理邹德志说道。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赤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万福镇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全镇共有规模以上度假山庄9家、农家乐和采摘园等50余家,以乡村旅游走出了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赤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万福镇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产业联合党委成立后,我们贵子沟村和前闫闸村、后闫闸村、柞树甸村一改过去分散生产、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了既抱团取暖又各具特色的‘四点一线’文旅产业新格局。”贵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徐宝玉介绍。2024年,万福镇成立了文旅项目产业联合党委,推动整合旅游资源,帮助村民拓宽山野菜、蛋类等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2300余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抢抓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吸引更多游客,让老百姓腰包更鼓。”谈起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徐宝玉信心十足。
绘就组织振兴“新画卷”
“为破解出海作业周期长、渔民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我们将党小组建在渔船上、将组织阵地延伸到大海上。”团山街道西崴子村党支部书记宋丽韫介绍。西崴子村西临渤海,全村拥有3.6公里海岸线,是一个传统的以渔业捕捞为主导产业的渔业村,全村共有渔船120余艘。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建立了包保小组,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员,一到休渔期就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已累计培训渔民2000余人次。”安全,在宋丽韫心中重于泰山。
西崴子村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休渔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
“热闹!有祭拜海龙王仪式,渔家大席,有文艺表演、烟花秀,还有最美船长表彰、技能比武……我们这个小渔村出名了。”村民栾春红对记者说。西崴子村连续5年成功举办以“风从海边来、情系北海、梦想起航”为主题的渔民文化节,展现了新时代渔民的新形象,提高了渔民安全生产本领,广受渔民和外地游客欢迎。
近年来,盖州市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建立跨区产业联合党委9个,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96个,创建党群共富责任区379个,形成了“榜式堡柞蚕”“榜式堡绒山羊”“万福葡萄”等区域党建共富生态圈。同时,加强对258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动态管理,截至2024年年末,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
一路繁花一路景,奏响乡村振兴曲。这,既是盖州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变梦想为现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