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会馆

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25

【字号:

分享: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北邻民和小学、西临普济寺,与福建会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合称盖州四大会馆。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福建客商集资修建,为其聚会、议事、祭祀之重要场所。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以后,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纷纷乘船渡海来到辽南地区经商贸易。与此同时,东南沿海诸地的妈祖信仰随着商贸往来,也传到辽南沿海,盖州城内的四大会馆就在那时建成。四大会馆中除山西会馆外,福建会馆、三江会馆及山东会馆正殿内皆供奉妈祖(即海神娘娘),故又称天后宫或海神庙。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载:“天后宫——辽宁则以我盖平为最名,昔以西河口岸为南北省海上交通之中枢,轮蹄丛集,舟帆交并,故我邑执三省商业之牛耳。因之一城中有一之海神庙三,首曰福建会馆,二曰三江会馆,三曰山东会馆。”

福建会馆建成后,不仅是福建客商聚会、仪事、祭祀的专门场所,更是吸引了众多盖州当地香客尤其是沿海渔民们前来祈福祭拜。直到解放前,一直香火鼎盛,远近闻名。每逢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福建会馆便举办庙会。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外,会馆还邀请戏班来此唱戏。庙会期间,会馆内外人山人海,香客及逛庙会的百姓络绎不绝,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灯月交辉,歌声嘹亮,几同不夜之城,一时游观者顷塞街巷,其盛事也。”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中短短二十余字的描述,便将当时福建会馆庙会盛况真实地情景再现。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到原馆址进行实地考察,并采访在古城内土生土长、亲眼见过福建会馆原貌的耄耋老人们,从而将福建会馆历史真实原貌进行了最大程度还原。

据家住鼓楼办事处胜利社区、现年88岁的原胜利社区老书记李贵才等老人介绍,福建会馆原由正殿、东西偏殿、钟鼓楼、山门、戏楼、牌坊等组成,占地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殿宇巍峨,蔚为壮观。正殿为大木架卷棚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坐落在高约0.9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上。主体建筑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墙基,灰瓦覆顶。檐下有十六攒斗拱,六根木质明柱,明柱间上为木质镂空雕龙雀替、下为木质镂空雕花方格隔断,檐檩、额枋上绘有云龙、异兽、云纹、海水、花卉等彩绘。正门上方檐下两攒斗拱之间挂有一块木质雕龙大匾,上书“天后宫”三个大字。殿内正中供奉“海神娘娘”牌位,周边墙面上绘有记录“海神娘娘”生平及仪仗内容的壁画。殿前台阶下正中央立有一座高约0.6米的元宝形铜制香炉,东西两侧立有六通石碑。东西偏殿为大木架卷棚式建筑,面阔各七间,进深两间,内为商会及同乡集会接待之处,后期为道士的居住场所。东西偏殿南侧为钟、鼓两楼。院中央有三条通向正殿的甬道,为花岗岩条石及六菱形砖铺设。甬道两侧有古柏六株、枣树两株。山门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正门前两侧立有一对两米多高的石狮(据说为当时盖州城最大的石狮),东西两边建有角门,除庙会外,正山门不开,福建客商及零散香客由角门进出。山门前过街建有面向山门的硬山式戏台一座。沿街山墙东西两端建有横跨街道的花岗岩牌坊两座,行人及车辆打此经过,必须穿过两座牌坊。 解放后,福建会馆除西偏殿外,正殿、东偏殿、钟鼓楼、山门、戏楼、牌坊等建筑悉数被拆,原馆区被夷为平地,变成了露天集贸市场,西偏殿被当做市场管理所,得以幸存。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偏殿又被改为民和社区,馆区空地上盖满房屋。如今的福建会馆西偏殿已被废弃,原七间正房南侧被拆毁一部分,改为五间,木质古式门窗被拆,内檐柱被包进室内,外檐柱被砖石砌筑封闭,并安装上铝合金门窗,室内被现代化装修。虽然福建会馆西偏殿被破坏较为严重,但主体框架依然保存完好,山墙、明柱、砖雕、墀头、瓦当等基本保持原有风貌。

福建会馆是盖州开埠的证明,是盖州历史发展的见证,其建筑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是历史给盖州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借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及文物保护工作这股强劲的东风,福建会馆已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