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辰州艺苑

奇葩在乡间默默绽放

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4

【字号:

分享:


——盖州“石氏泥塑”印象

任 春

初春时节,慕名采访盖州“石氏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忠英。车行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那个叫作花红沟的小山村。随行的镇干部告诉我,这个小山村经济不富裕,石忠英的家境也困难颇多。是什么力量,让石忠英这位64岁的老人执著坚守,保护、传承、创新“石氏泥塑”,让这朵奇葩在乡间默默绽放?我的心里一直在画着问号。

迈进石忠英家的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间旧民房。走进房门,厨房地面凸凹不平,没有任何铺设;主人室内地面铺着红砖,墙面上还糊着报纸;室内的陈设只有老式的堂箱。

进门还没寒喧上几句,得知我们的来意,石忠英赶紧一样一样把他的宝贝泥塑端出来给我们看,全然不顾老伴的唠叨。不一会儿,炕上、柜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像、泥人、泥哨。嗬,“十二生肖”活灵活现,“奥运福娃”惟妙惟肖,“高跷秧歌中的老、小丑”趣味盎然,“辽沈壮歌系列战斗英雄”各具风采,“八仙过海”以泥塑艺术阐释了盖州古老的神话传说,“抗震救灾”、“神七飞天”则艺术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说起盖州“石氏泥塑”传承的来历,石忠英滔滔不绝。“石氏泥塑”的渊源来自汉代陶俑,在石忠英的记忆中,他的曾祖父就会做泥哨,他的父母也都是做啥像啥的能工巧匠。石忠英兄弟姐妹五个,也都喜爱美术。说起自己酷爱泥塑,石忠英不好意思地我们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四、五岁时的石忠英内向、爱哭,他的父母没有办法,就扔给他几个家传的泥哨,再给他和两块泥巴玩。说来也怪,玩上泥巴,石忠英就不哭了。由此,石忠英和泥塑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盖州“石氏泥塑”被列入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石忠英是莫大的鼓舞,尽管家境不佳,尽管自己的眼睛也越来越花,他还是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石氏泥塑”传承、创新下去。

艺术触类旁通,石忠英不仅酷爱泥塑,而且擅长面塑、剪纸、刻皮影,他的根雕作品还获得了省民间艺术佳作奖,并且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奇葩绽放在乡间。我们有理由相信,石忠英的执著坚守,石忠英的不辍创作,一定会受到各级各界的重视和扶持,盖州“石氏泥塑”这朵奇葩一定会越开越艳,成为走出大山的奇异大观。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