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辰州艺苑

盖州于成龙

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5

【字号:

分享:

    《盖平县志》在“人物志·卷九”有关对于成龙的介绍。由于他做过总督、巡抚、尚书、御史、官秩一品,还与当时的一位也叫“于成龙”的高官同名、齐名,所以看后对他印象很深。

    中央视播放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写的是另一位于成龙。此于成龙比盖州于成龙年长二十一岁,故当时称其为“大于公”(或“前于”、“老于”);称盖州于成龙为“小于公”(或“后于”、“小于”)大于成龙做过永宁知府,人称“永宁于成龙”;小于成龙做过江宁知府,人称“江宁于成龙”,以示区别。

    盖州于成龙的官职、政绩、名气与《一代廉吏于成龙》里的大于成龙相比,毫不逊色的。

    盖州于成龙是籍隶汉军镶红旗人,生于1638年,卒于1700年,字振甲。“为旗下包衣;随主人定居于丰宁南关,自幼给主人放牧为生,因勤奋好学,由荫生授乐亭知县……”可知小于的出身很微贱,近于富家的奴仆。但后来被一位官宦于德水收为养子,靠养父的余荫而取得“监生”的资格,被任命为直隶乐亭县令(今北京通州一带)。他“清正有为,念恤民艰,岁饥请赈,实惠均沾,缮城垣,除积弊,未两年,政通事举。”因此深得民心。

    “老于公”得知了“小于公”的政绩和才华,在自己当了“两江总督”后,就上疏推荐“小于公”为江宁知府,于是留下了“于成龙疏荐于成龙”的佳话。

    “小于公”升迁江宁知府离开通州时,当地百姓眷恋挽留,“拦路遮道,攀辕卧辙”,舍不得他离去。后来,百姓为他建了“于公祠”,以资纪念。

    康熙很赏识“小于成龙”,1690年,将他调入京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又钦命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出任河道总督。即便做了这样的高官,“小于成龙”还是没有像样的房子住,康熙于心不忍,“赐甲第一区。”
在任河道总督的10年中,小于成龙为治理河患呕心沥血,奔走不停,最后积劳成疾,死在治理淮河的公署。他死前仍念念不忘治河大事,把儿子永裕叫到病榻前,嘱其快快疏请朝廷,另派贤能大臣,勿误国事。

    小于成龙为官32年,除精于捕盗、勤政廉能、体恤百姓外,还有治理河道的政绩,他重点治理了北京的永定河,使一直为灾的永定河安定了几十年。永定河原名“浑河”,小于成龙建议改名为“永定河”,被康熙批准。他还先后治理黄河、淮河,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小于成龙死后葬在京郊石景山杨庄村,碑上刻“皇清诰封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提督军务拜他喇布勒哈番加拾级谥襄勤于公振甲之神道,康熙三十九年孟冬月吉旦立。”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