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月,有着格外深厚动容的历史痕迹与纪念意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1927年7月,正式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1947年7月,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热潮;1953年7月,抗美援朝结束,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烟云犹在眼前。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深化红色基因传承由“学习笔记式-收听收看式”向“情景再现式-感同身受式”延伸转变,沙岗镇党员干部赴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以“打卡”红色纪念地的方式,深度追踪抗美援朝的历史脉络,深切感受抗美援朝的硝烟战火,深刻缅怀抗美援朝的英烈卫国。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丹东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及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1万件。纪念塔塔高53米,寓意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背面镌刻有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621字塔文;纪念馆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以时间线为参观路径,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国防教育园陈列了抗美援朝时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装备140件;全景画馆陈列有周长132.15米、高16米的大型全景绘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艺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围歼侵略军的壮观场面和恢宏的战争氛围。
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共计290万余人次,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了约两年零九个月,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志愿军自身伤亡36万余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重要的战斗、战役134起,平均每周就有一次。在运动战阶段,志愿军连续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三八线”。在阵地战阶段,志愿军共构筑各类坑道长达1250公里,创造了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敌人的钢铁洪流,历时43天,敌人未能前进一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人民踊跃投身增产、捐献运动,全力支援前线。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捐款总额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在志愿军行列中先后涌现出30万余名英雄模范、6000个功臣集体和197653名烈士,他们用生命写就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参观过程中,沙岗镇党员干部紧紧跟随讲解员脚步,静静聆听每一次战役、每一枚勋章、每一张照片和每一件文物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所换来的无价之义。革命文物不着铅华,最质朴的模样还原着抗美援朝战士最真实的生活,记录着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诉说着革命年代最令人感奋的红色故事和最刻骨铭心的奋斗历程。它从历史深处走来,从烽火记忆中走来,散发着时光浸润的暗香,镌刻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它连接着共产党人创造胜利、开辟未来的伟大情怀与梦想,舒展着峥嵘岁月的恢弘气象、澎湃着英雄儿女的凛然豪气、重现着光辉征程的星火荣光,蕴含丰富、鲜活生动,不仅仅是钩沉历史的呈现,更是精神上的对接与鼓舞。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这是一场在一开始被认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这是一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这是一个伟大政党百年征程中的英雄时刻。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由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组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一战,再次证明了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刻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深刻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着: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振兴中华,亦乃我辈之责。
如月之恒,一城弌馆忆百年;如日之升,一役弌志屹千秋。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昭示。承平已久,却不能忘记和平从何而来;欣逢盛世,更需葆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百年苦难辉煌,踏过烟云万千重;百年风雨兼程,砥柱人间是此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大幕初启,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但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让我们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拼搏韧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这将是对党百年华诞的最好献礼。时代在进步,没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