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口新闻

“混搭风”带来致富好“钱”景

来源:营口市政府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3

【字号:

分享:

开栏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进军号令。

本报即日起推出“乡村振兴启新程”专栏,探访我市多个已成功摘帽的省级贫困村,以小村庄的蝶变故事,带你感受脱贫攻坚中拼搏奋进的力量,聆听乡村振兴征途上铿锵坚定的足音。

4月上旬,记者来到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的大红袍李子产业园,放眼望去,连片的梯田地里,一株株大红袍李子树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李子树下,一垄垄山野菜破土而出,一派生机盎然。

正在为李子树剪枝的产业园技术管理员吕增坤告诉记者,在果树行间合理种植农作物,不仅能对土壤起到覆盖作用,减少杂草危害,还能有效提高产值和土地利用率。

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地处盖州东部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产业发展颇受制约。2018年,义和村向省农业厅争取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资金200万元,在2019年流转260亩村民土地,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大红袍李子产业园,种植1.4万棵大红袍李子树,并利用李子树下闲置空地发展立体种植,套种大叶芹、小叶芹、花尖、猴腿、蒲公英等山野菜50亩。

“产业园的李子8月中旬就能收获,因为今年是头一年结果,产量不多,预计能有1万多公斤。明年李子产量预计能超过7万公斤,保守估计,李子和山野菜的总收入能超过40万元。”义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金一鸣对产业园的发展“钱”景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去年产业园又扩种了万余棵维纳斯黄金苹果树,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全部达产,达产后年收入可达15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义和村向市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9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7亩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大红袍李子大棚。走进暖意融融的大棚,只见每棵树上都结满了乒乓球大小的青色李子,树下各种山野菜生长茂盛,一派生机勃勃。

金一鸣介绍道:“大棚里这1300棵李子树5月中旬就能收获,预计收入近5万元。树下的山野菜从春节开始已经收割两茬,卖了近3万元。大红袍李子大棚项目预计2023年全部达产,达产后年收入可达20万元。”

振兴有抓手,村集体有产业,贫困户有分红、可就业。据介绍,大红袍李子产业园项目每年仅流转土地一项就向村民发放分红近20万元。两年来,义和村通过村集体产业带动30多户50多名贫困户就业,2020年,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到6000元,人均收入增长1500元。

春日里的义和村绿意渐浓,产业正兴。一个民富村强的新农村正在这片土地上拔节生长……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